注册忘记密码

四叶口腔

查看: 12448|回复: 2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牙隐裂

[复制链接]

91

主题

102

帖子

1579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57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9-25 11:21:1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蒋密 于 2017-10-31 23:43 编辑

牙隐裂
  


概述/牙隐裂
       又称不全牙裂或牙微裂。指牙冠表面的非生理性细小裂纹,常不易被发现。牙隐裂的裂纹常深入到牙本质结构,是引起牙痛的原因之一。由于临床上比较多见,而裂纹又容易被忽略,故临床医师应给予足够的注意。隐裂牙发生于上颌磨牙最多,其次是下颌磨牙和上颌前磨牙。第一磨牙又明显多于第二磨牙,尤其近中腭尖更易发生,此乃上下颌咀嚼运动时主要的工作牙尖,承担着最大的合力,且与下颌磨牙中央窝有最合适的尖窝对位关系。上颌磨牙虽有斜嵴,由于磨耗不均的高陡牙尖和紧密的咬合关系,也易在合面的近中或远中窝沟处,两颊尖或两舌尖之间的沟裂处发生隐裂。

病因学/牙隐裂
     1.牙齿结构的薄弱环节是隐裂牙发生的易感因素。这些薄弱环节不仅本身抗裂强度低,而且是牙齿承受正常力时,应力集中的部位。  
     2.牙尖斜面愈大,所产生的水平分力愈大,隐裂发生的机会也愈多。
     3.创伤力,当病理性磨损出现高陡牙尖时,牙尖斜度也明显增大。正常咬合时所产生的水平分力也增加,形成创伤性力,使窝沟底部的釉板向牙本质方向加深加宽,这就是隐裂纹的开始。在力的继续作用下,裂纹逐渐向牙髓方向加深,所以创伤力是牙隐裂的致裂因素。

临床表现/牙隐裂
      隐裂位置皆与面某些窝沟的位置重叠并向一侧或两侧边缘嵴伸延。上颌磨牙隐裂常与面近中舌沟重叠;下颌磨牙隐裂线常与面近远中发育沟重叠,并越过边缘嵴到达邻面。但亦有与面颊舌沟重叠的颊舌向隐裂,前磨牙隐裂常呈近远中向。  
      表浅的隐裂常无明显症状,较深时则遇冷热刺激敏感,或有咬合时不适感。深的隐裂因已达牙本质深层时,多有慢性牙髓炎症状,有时也可急性发作,并出现定点性咀嚼剧痛。凡出现上述症状而未能发现患牙有深的龋洞或深的牙周袋,牙面上探不到过敏点时,应考虑牙隐裂存在的可能性。一般可用尖锐的探针检查,如隐裂不明显,可涂以碘酊,使渗入隐裂染色而将其显示清楚。有时将探针置于裂隙处加压或用力撬动,可有疼痛感。沿裂隙磨除,可见裂纹已达牙本质深层。将棉花签置于可疑牙齿的牙尖上,嘱患者咬合,如出现短暂的撕裂样疼痛,则可能该牙已有隐裂。

专科检查/临床检查/牙隐裂
         1.较长期的咬合不适和咬在某一特殊部位时的剧烈疼痛;
         2.可通过叩诊定位,叩痛显著处为隐裂所在部位;
         3.患牙隐裂处冷敏感最明显;
         4.可用2.5%碘酊或其他燃料类药物对裂纹染色;
         5.咬棉签可引起疼痛(咬楔法)。

诊断/牙隐裂
      1.病史  常有咀嚼不适或咬合痛症状。
      2.临床表现  多发生于双尖牙和磨牙,以上颌第一磨牙最多见。仔细观察可发现浅黑或深棕色隐裂线,可能横贯牙的面,也可能只在邻近边缘处查见。隐裂部位咬棉签或啊诊时常有痛感。
      3.辅助检查  用碘酊或龙胆紫可使裂纹变得清晰。冷测试在隐裂处较为敏感。


治疗措施/牙隐裂
       1.浅表的隐裂,无明显症状,且牙髓活力正常者,可进行调治疗,以减少侧向分裂力量。防止裂纹加深;也可制备窝洞,尽可能将裂纹磨去后作预防性充填。
       2.较深的裂纹或已有牙髓病变者,在牙髓治疗的同时大量调整牙尖斜面,彻底除去患牙承受的致裂力量和治疗后及时用全冠修复是至关重要的。在牙髓病治疗过程中,面洞穿,致使裂纹对力的耐受能务大为降低,尽管在治疗时虽已降低咬合,然而在疗程中由于咀嚼等原因,极易发生牙体自裂纹处劈裂开。因此牙髓病治疗开始时可做带环粘上以保护牙冠,牙髓病治疗完毕应及时作全冠修复。
       3.隐裂多发生于上颔磨牙,其次是下颌磨牙和上颌前磨牙。由于牙齿最外层的牙釉质在牙齿发育完成后即停止生长,故牙隐裂不会自愈。一旦出现牙隐裂导致牙剧痛,应及时去口腔医院进行对症治疗,否则牙痛会进一步加重。
       4.若已出现明显冷热刺激痛或自发性剧痛,则需要做牙髓治疗或根管治疗。然后再做全冠修复,若裂纹已达牙根部,则只能拔除患牙了。拔牙后2~3个月可镶一颗义齿,以恢复正常咀嚼功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